“枪决通知”,不只是笑话

2023-05-27 07:04:11

这几天,不少人都在手机里收到一条令人捧腹的“枪决通知”——“因您信货诈骗,缺席出庭,已通过‘天网’定位具体位置现已通知当地执法部门和司法人员(魏军,王琳,郭文祯)携带枪支带队,执行上门强制枪毙,详情抖音搜索《执行风暴》或关注‘中国法院网’了解详情,14点前自行app结清全部欠款可撤销执行。”


【资料图】

这条涉嫌诈骗的短信不但内容本身荒谬绝伦,还在短短100余字里出现多处语意不通和错别字(如“信贷”误为“信货”)等语病。面对如此幼稚的诈骗手法,连警方都大呼“无语”——“平安北京”官博就公开吐槽:“就这,能说点什么?无语死了……真的无语死了……”

然而,编造、发送如此幼稚的诈骗短信,很可能既非诈骗团伙水平太低,也不是他们的无心之过。有知情人士认为,一些诈骗团伙正是通过这种极端幼稚、错字连篇、语意不通的短信,迅速过滤掉大部分学历、能力比较高,社会阅历比较丰富的人群,精准找到低学历、低能力,缺乏社会阅历且盲目轻信的人群,然后对“主动上钩者”逐一重点突破,诱骗他们下载相关app,按照提示转账以“破财消灾”……

透过“枪决通知”这个令人捧腹的笑话,可以看到一个长期游离于公众视野之外的人群。他们可能学历不高,只能粗略读懂书面文字;可能生活封闭,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可能缺乏社会支持,没有人帮助他们甄别真伪,远离伤害;可能缺乏社会阅历,对于常识性的知识都严重缺失;可能盲目轻信,对于书面材料、手机、网络传播的内容,以及别人的说辞、话术容易深信不疑;甚至有可能智商偏低,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这些在现实生活中就处于弱势的边缘群体,一旦贸然走进危机四伏的网络、电信空间,很可能对种种骗术完全不具备免疫力。连“枪决通知”这种幼稚骗术都深信不疑的人,也自然容易成为诈骗团伙眼里任人宰割的羔羊。

营造安全的网络、电信空间,不应仅满足于对部分人群、主流人群安全,而应该追求对所有人群都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从源头着手,对诈骗团伙、诈骗分子给予迎头痛击、深挖根除,从根源上切断网络诈骗、电信诈骗的罪恶链条,这是打击诈骗工作的重中之重,也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实际效果。除此之外,不断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甄别能力和媒介素养,也是反诈骗工作的重要内容。

“枪决通知”式的幼稚骗术招摇过市,在上述两方面都暴露了反诈骗工作的短板和不足。近年来,有关部门不断加大打击力度,查处了一批网络诈骗、电信诈骗的大案要案,惩治了一批诈骗团伙和诈骗人员,然而,网络诈骗、电信诈骗现象仍然屡禁不绝。“枪决通知”把涉嫌诈骗的社媒账号、app无差别发送给手机用户,明目张胆地广而告之,就从一个侧面暴露了诈骗分子、诈骗团伙的有恃无恐和嚣张气焰。

另一方面,近年来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都不遗余力,帮助公众甄别诈骗、防范诈骗、远离诈骗,公众的防诈骗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然而,从“枪决通知”式的诈骗短信大行其道来看,提高全体民众的“识骗防骗”能力仍然任重而道远。特别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弱势群体、边缘人群,尤其需要获得更加切实有效的帮助。事实上,老年人特别是独居老人,一些低学历群体、低收入群体等人群,都日益沦为诈骗分子、诈骗团伙盯紧的重点对象。

政府部门、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提供的帮助措施如何更加有效地覆盖这些群体?政府管理、社区治理、家庭互助的各项措施如何更加细化、细致,使这些知识、能力、阅历都有较大局限的人群得到更加切实的帮助和保护?这些应该成为防诈骗工作的重点课题。

本文作者:封寿炎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项建英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