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饮食、大众健身的热潮下,轻食正越来越频繁地现身在用户的餐桌上。但轻食行业的上一次寒潮距今似乎并不遥远。随着消费群体的新增,又有资本助力进行教育式营销,加之健康需求的增加,口味符合消费者预期,后期需求会呈一定增长趋势。
【资料图】
轻食的核心是“轻”,以品种多样、合理搭配为原则,搭配更健康的食材,用更健康的烹饪方式,有时甚至不多加烹饪,为身体“减负”。比如减少脂肪和钠总含量,以及合理设计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含量,控制总能量,通过增加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微量营养素含量实现营养丰富。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2022-2027年中国轻食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显示:
轻食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分析
轻食行业的兴起,更得益于当前经济发展背景,如“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全民健康、健康产业大发展等,特别是绿色经济、低碳生活、生态文明等理念的提出,也让人们认识到健康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既利于自身更利于环境保护。
白皮书调查显示,调查人群中94.9%的人至少每周消费一次轻食,有55.7%的人一周消费2—4次,职业为企业普通职员和学生、具有本科学历在轻食消费人群中占比最多,其有着足够的消费力。
在新品略看来,目前轻食仍是一个小众消费市场,未来走向大众消费仍需要一段时间,但目前走向大众消费的趋势已经显现,正成为一种健康饮食生活方式。
轻食食材多集中在蔬菜类、水果类、谷类及薯类、大豆及坚果类、奶及奶制品类等。
近两年来,在风靡Z世代的轻食代餐赛道中,鸡胸肉凭借脂肪热量低、蛋白质含量高、价格适中等特点,成为健康饮食消费人群理想的“第一肉”。主打“低卡美味" 的优形,旗下某款复热肉产品早在去年4月就实现了销售额过亿,相关信息显示,其产品已覆盖线下超三万家便利店、KA系统。
当前,轻食行业的发展,仍面临着产业化、规范化、品质管控与升级以及成本控制等诸多问题。目前我国轻食渗透率仅40%,离发达国家90%的渗透率仍有较大距离,发展潜力巨大。而且轻食行业中女性消费者占比达69%,80后和90后消费者合计占比达86%,以年轻女性为主。但随着轻食逐步发展成一种绿色消费趋势,消费人群将会越来越广。
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超过8000家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轻食代餐相关企业。近5年来,我国轻食代餐相关企业年注册量整体呈上涨趋势。以工商登记为准,我国2020年新增轻食代餐相关企业已经超过3000家;截至4月29日,今年我国已新增近1300家。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二三线城市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和对健康饮食的需求增加,轻食代餐消费将向二三线城市发展,开发空间巨大。目前市场上热销的轻食产品以食物组成丰富、烹饪方式简约、新鲜和能量低为主要特点,成为人们在一段时间内的选择性餐食。预计2022年,中国轻食代餐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其实,火爆背后,轻食市场在中国也经历着起起伏伏。
据《2020年中国健康瘦身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下游功能型瘦身食品市场规模为1945.3亿元,2023年市场规模达4020.8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19.9%。
轻食行业市场需求
伴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倡导低脂、低热量、低糖低盐,高纤维、高饱腹感的轻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青睐。由于轻食中蔬菜是不可或缺的“主角”,因此,轻食消费也被年轻人戏称为“吃草”。美团外卖发布的《轻食消费大数据报告》也印证了这一现象:在轻食消费中,“90后”消费者占62%以上,“80后”占26%,女性占70%以上。
当下90、00后为消费主力军正在崛起,人们的口味和消费习惯发生了变化,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麻辣味餐厅比甜鲜味餐厅少了94万家,而以轻食健康餐为代表的餐厅越开越多,连肯德基、德克士、沙县小吃等快餐连锁品牌也纷纷推出轻食产品。
轻食行业报告对中国轻食行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市场供需形势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从行业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及技术环境等方面分析行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还重点分析了重点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格局,并对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趋向进行了专业的预判。
本报告同时揭示了轻食市场潜在需求与潜在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政府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未来,轻食行业发展前景如何?想了解关于更多行业专业分析,请点击《2022-2027年中国轻食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