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旅居养老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趋势分析
处于活力老人阶段的60后,对高质量老年生活有了更多新想法,其释放出的新需求也让养老涉老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旅居养老、抱团养老、智慧养老、田园养老……一批新型养老模式方兴未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旅居养老是指老人们一边旅游,一边养老。一般面向的人群是刚刚退休60岁左右的老人们,因为他们普遍来说身体很硬朗,比较适合这种旅游式的养老。旅居养老是“候鸟式养老”和“度假式养老”的融合体,老人们会在不同季节,辗转多个地方。这种养老方式是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一种积极养老的方式。
2023旅居养老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
旅居养老,先是旅居,后是养老,在旅游之外,旅居养老也成为了老年群体“抱团养老”的一股新潮流。旅居养老并不是说单纯的旅游,他们每去到一个地方,都会呆上半个月或一个月,会去适应当地的风土人情,游览当地的美景,品尝地道的美食。
旅居是以老年人群为主的一种旅游形式,通常节奏较慢,在同一个地方停留时间较长;康养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可以和生态、医疗、中医药、文化等各种概念和行业相结合,如果康养和旅居结合,康养就是旅居这种旅游形式的内容和目的,旅居则是为了实现、达到康养这个内容和目的而采取的手段、措施、形式。
进入21世纪,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中国现有老龄人口已超过2亿,且每年以近800万的速度增加。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而老龄人口更倾向于养生旅游。
从目的地来看,云南似乎成了旅居养老的热门选项,从居家养老到抱团养老,再到如今选择一风景地边旅居边抱团养老,“爸妈们”的养老生活似乎越来越“潮”了。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旅居养老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分析
随着旅游业的恢复和老人们旅居的推进,在未来,异地养老将得到进一步发展。《海南省康养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提出,到2025年康养产业成为海南省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以博鳌、海澄文、大三亚为先导、中西部协同发展的东、西、南、北、中五大康养主题片区,即东部医疗康养高地(琼海、万宁),北部运动康养文化区(海口、文昌、定安、澄迈),南部中医药康养旅游区(三亚、陵水、保亭、乐东),南部中医药康养旅游区(南部包括三亚、陵水、保亭、乐东,西部生态康养生活区(儋州、临高、昌江、东方四市县和洋浦经济开发区);在气候康养、中医药康养、温泉康养、森林康养和康养旅游五大重点领域取得突破。
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老年群体消费能力也在提升,老年群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更加旺盛,旅居养老成为新的养老模式。旅居式养老需求大,市场前景好,然而针对老年人旅居式养老的服务机构匮乏。
随着新型的“候鸟式”养老方式兴起,目前,多地正在谋划打造旅居式养老基地,发展旅居养老产业,更好满足流动银发族的需求,进一步挖掘“候鸟经济”潜力。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幅员辽阔,可以提供多样的栖息地,对于老人而言,冬天与春天之间可能只差了一张高铁票。未来,“候鸟式”养老或将成为一种趋势。
如今,随着疫情放开,旅居养老越来越受老年群体欢迎。实际上,在旅居养老火热的背后,离不开国内老年人口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同时后疫情时代无疑为旅居养老市场提供了极为可观的发展空间。
从增长空间来看,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预计2030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20万亿元。
从资本市场看,不少A股上市公司纷纷入场,探索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新业态,持续为“银发经济”注入新动能。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22-2023)》显示,2021年,45岁以上中老年旅游者合计出游11.94亿人次,占据国内旅游客源市场36.81%。根据携程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9月,60周岁及以上游客的人均旅行消费同比上涨23%,其中60-65岁的初老群体涨幅最大,超过三成。
旅居养老行业报告根据旅居养老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中国旅居养老行业的内外部环境、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状况、市场供需、竞争格局、标杆企业、发展趋势、机会风险、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等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我国旅居养老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旅居养老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景作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旅居养老企业、学术科研单位、投资企业准确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正确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必备参考工具,极具参考价值!
欲了解更多关于旅居养老行业的市场数据及未来行业投资前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旅居养老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